首页  /  公益项目  /  教育文化项目

团善昌南

项目发起方:

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

项目执行方:

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

项目备案号:

53100000500020462KA178013

善款接收方:

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

联 系 电  话:

010-85698220

人民币账户

开  户  行:

中国银行北京幸福广场支行

开户名称:

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

账       号:

318156031781

  我要捐赠

  项目简介

2021年8月,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团善昌南项目正式设立,主要从困境未成年人的健康服务及医疗救助、教育公平与心理健康、技能培训与职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公益项目,旨在以中华善文化为凝聚力,团结社会善心,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对困境未成年人的帮扶工作,为服务对象赋能增能以改善其生存状况,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一)健康服务与医疗救助

我国现有600万脑瘫患者,其中0-6岁的脑瘫儿童约200万人,每年新增脑瘫患儿4-5万人。由于缺乏医疗资源和有效的治疗方法,70%的脑瘫患儿因错过了最佳康复时机而逐渐丧失了运动功能,需要终生照料。特别是边远山区的患儿,面临很难得到有效康复救治、无法长期坚持机构康复、家庭经济负担重无法承担医疗费用、家长不掌握正确的康复方法无法开展居家康复、康复机构良莠不齐影响康复预期等一系列困难。对脑瘫儿童家庭来说最重要的是行之有效的康复方法和能够切实减轻家庭负担。

(二)教育公平与心理健康

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政策落实不到位以及所属地区的边远性、分散性、封闭性等特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状况问题突出。重点表现在各级教育经费投入不到位、办学条件较差、教育基础差发展不平衡、师资力量不足质量不高、贫困面大辍学率高、家长观念落后重男轻女等方面,严重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三)残疾未成年人的技能培训与职业发展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残疾人就业与就业总体水平有较大差距,整体就业质量不高。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衣食住行,遍布各族各地。保护和传承非遗有助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手工劳动的创造力,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促进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活力。非遗难学会、难学精、回报少,健全人学习意愿不强,但非常适合残疾人。非遗大都不属于重体力劳动,适合残疾人;残疾人自尊心比较强,有非常强的学习毅力,更珍惜工作机会;不同的残疾人由于代偿作用各有所长,盲人语言生动说理充分,听障对事物形象方面的想象力极为丰富;残疾人身上蕴藏着传承非遗的潜能。

项目地点:全国

活动领域:1、健康服务与医疗救助   2、教育公平与心理健康   3、残疾未成年人技能培训与职业发展

受益人群:困境未成年人

资金用途:困境未成年人的健康服务及医疗救助、教育公平与心理健康、技能培训与职业发展。

  项目申请

项目联络人:范亮

联系电话:010-85698030

电子邮箱:siyuanjiuhu@sygoc.org.cn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吉祥里208号



  相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