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5
杨达,1989年出生于一个毛笔制作世家,是徽笔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家族在这一传统技艺上有着深厚的底蕴,其父杨文更是徽笔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耳濡目染之下,杨达对制作徽笔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与天赋。
一支徽笔,七代传承。作为徽笔制作技艺的第七代传承人,杨达在家族长辈们的悉心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了一整套复杂而精细的制笔工艺。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徽笔制作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21年,他的作品《发簪笔》荣获安徽省工艺美术展金奖,次年,《薪火相传》又斩获了铜奖。此外,他还参与设计了15款融合古今之美的故宫文创徽笔,进一步展现了徽笔制作技艺的魅力和创新。
除了技艺上的精湛,杨达还积极投身于徽笔文化的推广和传播。自2014年起,他已经举办了40多场专题讲座和千余次体验活动,吸引了超过3万人的参与。通过这些活动,他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徽笔制作技艺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还为传播徽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徽笔,作为徽州文化的瑰宝,其起源与徽州的历史、文化及人口迁移紧密相连。自东汉末年至唐宋,中原士民因战乱南迁,带来了中原文化的精髓,使徽州逐渐变为文化繁荣之地。
北宋年间,汪伯立创办“四宝堂”,尤以毛笔著称。至南宋,汪伯立笔与澄心堂纸、李廷珪墨和婺源枣心砚一同入贡,徽笔产量稀少,多藏于宫廷,流传实物甚少。
徽笔制作工艺精湛,源自三国韦诞的“皮柱法”,分“水作”与“干作”两大工序。水作专注于笔头雕琢,需七十二道精细工序,确保吸水性与弹性融合;干作则涵盖笔杆制作、粘合及修整等三十六道工序。
整个制笔流程总计一百零八道工序,凝聚匠人心血与智慧,以兔毫、狼毫等优质硬毫为主材,彰显徽笔独特韵味与卓越品质。徽笔以“尖、齐、圆、健”四德著称,含墨量多,易开合,控制墨液自如,能充分展现墨色的焦、浓、重、淡、清效果。
杨文笔庄至今还保持着传统徽笔世家前店后坊的模式,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屯溪老街,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杨文笔庄始终坚持徽笔“千毛选一毫”的高标准和货真价实的经营理念,不断与书画名家交流,精益求精地改进徽笔制作技艺,深受广大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的青睐。
为保传承不断,杨达老师的父亲杨文老师,打破笔坊“传儿不传女,传媳不传婿”的祖训,2023年加入为就业困难人员赋能增收的“团善昌南·最美传承”师带徒公益项目,找到五名就业困难人员,跟随他学习徽笔制作技艺,引导他们走上成为手艺人之路。
杨达老师也在2024年加入“最美传承”公益项目,教授两名就业困难人员徽笔制作技艺。
学徒彭志超说:“做徽笔都需要毛料,毛料是黄鼠狼的尾巴,它的尾巴都是经过处理的,它是风干的,所以那个毛是很难拔下来的。一开始我不会拔的,第一点是拔都拔不下来;其次就是说拔下来,手会很疼。后来杨达老师教了我如何去拔,但是我还是不太能理解,也不太会寻找。后来杨达老师教了我很多遍,怎么去找毛料,怎么去找那一撮,怎么去捋直,然后一气呵成地把它拔下来,后面熟能生巧,慢慢就学会了。”
学徒祝强说:“我是大三的学生,希望毕业后,还能够继续来杨达老师这边来深入的学习徽笔制作技艺。然后也希望杨达老师对我以后就业给我一些指导,或者说提供一些工作岗位,这就更好了。”
“这项非遗技艺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责任。这项技艺比较古老,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也特别少,现在我们也是想着各种方法去传承这个技艺,也希望把这个技艺永远的传承下去。”杨达老师如是说。
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团善昌南·最美传承”师带徒公益项目,助力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和非遗传承两难问题,支持能够提供或推荐工作机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其非遗基地所在社区、乡村的困难人员提供见习场地、工具材料、学徒补贴等必要条件,实施30天教学计划,向困难人员口传心授非遗技艺,赋能增收,传承技艺,改善生活。
团善昌南,至美至善,天下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