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7
2025年7月11日,北京力行慈善基金会“最美传承”乡村振兴人才培训项目开营仪式,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深澳村村委会大会议室举行。本次慈善活动,由北京力行慈善基金会联动烟台科技学院、桐庐县江南镇深澳村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共同举办,正式开启公益慈善支持非遗赋能、社会组织联动培育乡村振兴人才的创新社会实践。5位深澳村非遗传承人和20名来自北方乡村的莘莘学子参加了开营仪式。开营仪式由北京力行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董超主持。
蝶变深澳,先行示范。江南镇党委副书记、江南镇镇长戴亚峰致欢迎辞,对远道而来的学生表示热烈欢迎。深澳村积极打造中国百匠非遗文化村,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一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此次学习活动非常有意义,行慈善之事,有组织有平台有活动,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
慈善引领,多方联动。基金会捐赠人代表沈雁晖在讲话中说,“最美传承”不再仅是动员非遗传承人帮助困境者赋能增收,更是要培养传承技艺、振兴乡村的青年力量。期待年轻的学子们, 做一块“海绵”尽情吸收老师们的才华和智慧,做一座“桥梁”把深澳的技艺带回家乡,做一簇“火种”点亮一个村庄的希望,让传统文化活下去,火起来。
拜师仪式,传承使命。仪式上,深澳村传统制香老师严森彪在发言中表示,制香是慢的艺术,要静下来用心感受植物的味道,感受植物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葫芦烙画老师吴芸婷在发言中说,每一个葫芦,圆润也好,不规则也好,带有斑痕也好,都是自然的馈赠,希望同学们让火笔画在想象力和青春灵感的碰撞中更加灿烂。
桐庐剪纸老师张原子说,请大家保持耐心、细心、静心,理解传统纹样所传递出来的美好寓意。
民俗布艺老师王晓晓说,希望这次的学习,不仅是教会大家制作一只布老虎,更是一次与大家的深度交流,一起探讨这项技艺中哪些可以变、哪些必须要守。
拓印技艺老师车文杰说,手艺是“越老越值钱”的活计,既能传承文化,也能养家糊口,还可以在乡村享受松弛的生活。
各学习小组代表表达了对非遗技艺学习的期待和对老师的感谢,20名学徒向5位传承人行庄重的拜师礼。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烟台科技学院副书记郭迎昌在讲话中说,“最美传承”项目,为中华民族千年文化赓续血脉,为非遗传承培养新人,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活力,是传承历史、创造未来,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善义之举。希望同学们珍惜机会,尊重老师,认真学习,勤于动手,大胆创新,让非遗焕发生机,发扬光大。讲话最后赋诗一首:《七律-深澳非遗》千年美卷出富春,富春山居天下闻。深澳古村根犹在,喜看非遗后来人。江灯渔火今胜昔,才人辈出耀星辰。暖风吹得青山醉,一江春水润古今。
社会组织联动,助力乡村振兴。桐庐县民政局副局长柯建萍在讲话中指出,北京力行慈善基金会“最美传承”项目扎根于江南镇,既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和宝贵的慈善动能,与民政“为民爱民”的理念、桐庐“温暖之城”的城市底蕴高度契合,期待我们攥指成拳,同向发力。
北京力行慈善基金会“最美传承”项目,助力解决非遗传承和困难群体就业两难问题,动员能够提供或推荐工作机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其机构所在地社区、乡村的困难人员提供见习场地、工具材料等必要条件,实施30天教学计划,向困难人员口传心授非遗技艺,赋能增收。迄今已经联动23位非遗传承人为100名受益人进行非遗赋能,70%受益人实现灵活或稳定就业。
本次活动为期14天,为20名乡村学子提供10天非遗技艺学习,4天非遗讲师、乡村振兴培训,培育传承技艺、服务家乡的乡村振兴人才。对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的优秀学徒,基金会将设立公益创投基金进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