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0
歙砚,全称歙州砚,与端砚、澄泥砚、洮河砚共誉为中国四大名砚,是文房四宝中璀璨夺目的瑰宝。它不仅承载着千年书画的精髓,更是中华文脉的缩影。其历史可追溯至汉晋,到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尤得南唐后主李煜之青睐,赞之为“天下冠”,自此声名鹊起,价值连城。2006年,歙砚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歙砚之美,在于其石质温润细腻,纹理独特,每一方皆自然天成,不可复制,其雕工之精湛,造型之浑朴,刀法之挺秀,皆令人叹为观止,因美观与实用并举,为文人墨客所珍视。歙砚石质,美若碧玉,触感细腻如肤,内蕴锋芒而不露,缜密涩润,发墨流畅,油光可鉴,兼具下墨迅速、护笔不损、墨水长存之特性。
张俊,歙砚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自幼痴迷于绘画雕刻,尤其对歙砚艺术深感兴趣。2001年,他正式拜入省级歙砚非遗传承人李红旗门下,开启歙砚制作技艺的学习之路,在学有所成后,张俊创立不雕砚斋工作室,二十三年如一日深耕砚艺,致力于将歙砚制作技艺传承发扬。
“我的歙砚师傅李红旗老师年龄大了,眼力和手力也都差了许多,现在已经退居二线。我父亲是徽墨技艺传承人,我也传承了徽墨制作技艺,我掌握了徽墨和徽砚两门技艺。做到老,学到老,一定要把东西做好了,做精了,受到广大朋友们的认可。”张俊如是说。
歙砚工艺
“龙尾歙砚,冠绝天下”,歙砚制作流程繁复,涵盖选料、制坯、设计、雕刻及配盒封装等重要环节,每一道环节均需历经数十道工序。
01选料
张俊老师精选优质歙石,确保砚材坚润细密。
02制坯
张俊老师手持刻刀,在坚硬的石料上缓缓游走,每一刀都精准有力,又蕴含着对美的无限追求,石屑纷飞间,一块平凡的砚石逐渐显露出温润如玉、线条流畅的雏形。
03设计
张俊老师深谙石材特性,巧妙构思,将实用与美学融为一体,赋予砚台独特的艺术灵魂。
04雕刻
张俊老师的雕刻细腻传神,赋予砚台深厚的文化底蕴。
05配盒封装
张俊老师不断从古籍中汲取灵感,融合传统与现代,创新设计,确保每件作品皆为精品。张俊,一位朴实的歙砚手工艺者,矢志不渝地传承着这一古老技艺,让歙砚之美得以延续。
歙砚助困
由于原料稀缺与技艺传承的严重断层,精湛的歙砚制作技艺也面临着失传危机。2023年,张俊老师加入了为困难人员赋能增收的“团善昌南·最美传承”师带徒公益项目,帮助5名就业困难人员学习徽墨制作技艺;2024年,他又寻找到2名就业困难人员,跟随他学习歙砚制作技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走上成为手艺人之路。30天培训期结束后,张俊老师根据其学习情况,向他们提供或推荐就业机会。
学徒周函徽说:“张老师教我们学习歙砚制作技艺非常有耐心,总是告诉我们慢慢来,不要急。现在我们学的是切割,有的石块被我们切坏了,张老师没有发火,也没有讲我们,就说石头切坏就换一块,我们内心很不好意思,毕竟石头进价都是很贵的,但是张老师说石头切坏不要紧,不要切到手就行,我感觉张老师真的是很关怀我们。”
学徒周锦辉说:“我在劳动市场认识的张老师,跟着学习歙砚这门技艺,想要有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能补贴家里。”
张俊老师说:“我很感谢‘团善昌南·最美传承’师带徒公益项目给我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和机会,让我根据徽墨和歙砚制作技艺特点,找到适合并胜任这份技艺的就业困难群体。去年我便与‘团善昌南’相识,它对于我的工作室,给予一定的扶持,降低我的个人开支,我非常乐意和‘团善昌南’达成共识,来帮扶这些就业困难群体,学习歙砚制作技艺,实现稳定就业。”
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团善昌南·最美传承”师带徒公益项目,助力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和非遗传承两难问题,支持能够提供或推荐工作机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其非遗基地所在社区、乡村的困难人员提供见习场地、工具材料、学徒补贴等必要条件,实施30天教学计划,向困难人员口传心授非遗技艺,赋能增收,传承技艺,改善生活。
团善昌南,至美至善,天下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