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益项目

育才计划

美乡富农

非遗保护计划

文物守护计划

医院里的数字课堂 | 4月公益播报:开展95节特色课,用教育陪伴大病儿童

    2025-05-13


用教育陪伴大病儿童——4月公益播报


2025年4月,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思源守护计划·医院里的数字课堂"公益项目携手贵州、云南、重庆、黑龙江、安徽等地社工机构及医院,为血液肿瘤、神经外科、康复科等科室的住院患儿带来95堂特色课程。通过"线上+线下"双师教学模式,开展美育疗愈、音乐融合教育、职业启蒙、心理与健康等多元化课程,让520余人次的大病儿童在治疗期间获得知识滋养与心灵成长。


艺术疗愈·创意飞扬/ 畅游自然美学 


4月3日与11日,在凯里市中医医院先后两次开展的《晒被子喽》主题课上,孩子们通过观察生活细节,用画笔展现色彩斑斓的晒被场景。4月8日与15日,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开展的《萌球小河豚》课程中,住院患儿用棉签、彩笔创作灵动河豚。尽管8日的课堂因为大部分住院小朋友都在进行治疗,只有两位小朋友参与课堂,课堂也坚持开课,线上老师细心讲解。4月16日,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的《蘑菇世界》绘画课上,血液病房的走廊也化身课堂,小朋友们描绘出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奇幻蘑菇王国。


1.png2.png3.png4.jpg5.png6.jpg


传统工艺传承 

4月9日,在大姚平安医院开展的《寻竹记》课程上,康复中的小朋友克服困难,学习着竹编技艺,也领悟了竹子的坚韧品格。4月16日和23日,同院开展的《妙趣虫生》剪纸课上,志愿者老师带领孩子们制作对称昆虫作品,发现了大自然“对称点”的孩子们格外兴奋。4月30日,同院开展的《家乡的草莓》手工课上,小朋友用卡纸打造的草莓果篮把春天的味道装进了病房里。


7.png8.png9.png10.jpg11.jpg


节庆文化体验 


4月10日,在昆明市儿童医院开展的《中秋灯笼》美术课,神经外科的孩子们从古代名画中汲取灵感设计灯笼。4月28日,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的《场景联想》绘画课上,通过节气等四季主题场景,引导孩子们进行绘画联想,分步讲解绘画要点,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绘画技巧。


12.png13.jpg14.jpg15.jpg


职业启蒙·播种梦想/ 社会行业认知 


4月8日,在大姚平安医院开展的 《零售行业》解析课上,志愿者老师生动讲解零售商业生态。4月15日,在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液科开展的《动画行业》体验课上,孩子们了解了喜欢的动画片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当话题聚焦到钟爱的动画角色时,课堂瞬间化作欢乐剧场。小翔(化名)惟妙惟肖地模仿能二憨态可掬的"熊大熊大,光头强又来砍树嘞",又俏皮复刻懒羊羊软糯的"喜羊羊喜羊羊…",传神的声线引得伙伴们笑作一团,教室里响起热烈掌声。孩子们还拿起画笔设计出垂耳兔、花朵熊等原创角色。4月26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开展的《能源行业》实践课上,小朋友们制作出了传统电扇模型,还大胆畅想未来还会有哪些能源被开发和利用。


16.png



探索职业万花筒 


4月1日,在大姚平安医院的《作家》启蒙课上,志愿者老师通过阅读写作培养文学兴趣,让孩子通过“读万卷书”探索病房外的世界。4月15日,同院开展的《兽医》职业课,让孩子了解了另一种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形式,引导孩子们对动物的生命关怀。4月29日,同院开展的《运动员》职业课,志愿者老师介绍了运动员的种类,还为小朋友们展示了优秀运动员们为国争光的优秀战绩,和运动精神背后坚韧不拔的品质。


17.jpg18.jpg


心灵成长·向阳而生/ 情绪管理课程 


4月17日,在凯里市中医医院开展的《我的朋友很伤心》健康课,通过互动问答和趣味任务,孩子们学习了情感认知与同理心,并掌握了调节自身情绪及安慰他人的方法。4月22日,在昆明市儿童医院开展的《学习那些事儿》互助课,住院孩子们分享学习妙招,语文课文里那些需要反复诵读的段落,数学试卷上令人抓耳挠腮的难题,都成了大家争相吐槽的“心头愁”。小屿(化名)率先分享了自己的“独门秘籍”:“背诵古诗时,先把每句诗的意思搞明白;背课文的话,还可以给文章编个有趣的故事,这样记起来又快又牢!" 志愿者王老师则从时间管理的角度出发,向孩子们介绍了利用计划表统筹学习任务、合理规划学习时间的实用方法。


19.png20.png


心理建设专题 


在春暖花开的4月,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携手北京枫彩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等医院内的重病患儿带去了11节别开生面的线上儿童心理课。

4月15日,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开展的《坚毅小超人》心理课上,志愿者老师通过熊宝宝攀登雪峰、蚂蚁搬运饼干的故事巧妙地向孩子们引出了“坚毅小超人“的形象。

当志愿者老师问及孩子们的勇敢时刻时,

"我打针没哭!"

"我做骨穿数到100!"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见证了孩子们最纯真的勇气。

在绘画环节,孩子们介绍到,“我的小超人叫韦人,他有两只大耳朵他能够飞起来”“我的小超人是橘子,他能够长大,也能挂在树上”“我的小超人是荷花,她在淤泥中生存,能够结出莲子”……孩子们笔下的小超人都极具特色。4月16日、17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4月18日在开展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了同主题课程,小朋友们绘制了“妈妈超人”“医治超人”“美食超人”。


21.png


音乐发展·综合素养/ 音乐疗愈 


4月,在凯里市中医医院开展的4节《大雨和小雨》和《青蛙音乐会》音乐课上,孩子们深入了解了下雨天的声音,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汽车鸣笛声、鸟叫声等自然与城市的音符。在悠扬旋律和互动教学的带动下,小朋友们不仅顺利学会了歌曲,还积极向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展现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与天赋。4月29日,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的《布谷鸟》歌唱课上,志愿者老师讲述布谷鸟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帮助他们初步构建对歌曲的认知,不断调整教学节奏,耐心重复难点部分,通过线上互动功能及时给予鼓励和纠正,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跟上进度。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唱歌,有的孩子轻声唱,有的孩子不会唱但是也跟着哼唱,孩子们一边跟着音乐的旋律晃动小脑袋,现场氛围轻松而欢快。


22.png


 科学素养 


4月11日,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的《生命起源》科普课上,志愿者老师让孩子们思考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命?生命需要什么来提供?孩子们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随后老师为孩子们详细讲解了生命诞生的奥秘,让孩子们对生命的起源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4月24日,在昆明市儿童医院开展的《这就是元素》课程上,小朋友们阅读了由志愿者老师捐赠的书籍,并用彩泥捏出了他们心目中的元素的样子,最后把这些元素结合起来,引导小朋友捏出了自己的形象。一位无法站立的小朋友兴奋地看着自己捏出来的小人说:“站了起来!”


23.jpg24.png25.png26.png

4月份的“医院里的数字课堂”得到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贵阳市倍诚社会工作公益服务中心、北京枫彩心理咨询服务中心、重庆市渝中区奇恩少儿关爱服务中心、昆明市呈贡区云加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哈尔滨市南岗区正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肥市包河区上善关爱中心、云南汇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医院和在地协作机构的支持,以及39名志愿者老师的专业支持。

截至2025年4月末,“思源守护计划·医院里的数字课堂”公益项目已深入全国近30家医院,开展了550堂课程,累计服务患儿2375余人次。

这个春天,“医院里的数字课堂”如同播撒在医疗场域的蒲公英,将知识的种子随风传递。当孩子们手握画笔勾勒未来,当病房响起稚嫩而坚定的歌声,我们看见教育的微光正在穿透疾病的阴霾。




关于“思源守护计划·医院里的数字课堂”

微信图片_20250516101036.jpg

“思源守护计划·医院里的数字课堂”是由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发起,腾讯 SSV企鹅支教支持 ,融合“双师课堂”与“医务社会工作”模式,通过引入以综合素养为导向的数字化课程,包含传统文化、艺术融合、职业素养、科学素养等,与在地公益组织、支教老师配合,为无法正常上学的学龄儿童(如长期就医儿童、罕见病群体、生长发育迟缓儿童等),提供人文关怀与教育支持服务,助力其身心健康均衡发展。 


1717381073908652.jpeg微信图片_20240607182905.jpg

点击链接,一起聆听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网易云音乐联合出品,李晓林先生作词、胡海泉先生作曲并演唱的《一个都不落下》乡村振兴公益歌曲。

《一个都不落下》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