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2013-07-11
人民网北京7月11日电(刘茸)慈善组织如今可分为民办、官办、企办三种,而它们共同面临的是募捐难题。究竟哪类慈善组织更能获得企业捐款,有效推进项目合作?记者就此采访了几家慈善机构。
今年“4?20”雅安芦山7.0级地震是2013年公益界的大事件,一时间,社会各界的捐助如潮水般涌向有公募资格的各类基金会。但除此之外,一年中大多数时候,多数基金会都处于“等米下锅”的状态。就如中华慈善总会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的:群众兜里的钱还很有限,企业经济状况也不平衡,除大灾等特殊情况,常态性募款有很大困难。
因此,虽然理论上基金会更应当是专业性的募款组织,多数基金会在中国却身兼募款和项目二职,像是项目经理:募集来资金,再投入合适的项目。只是,它们募资对象常常是企业,因而更倾向于以企业的视点来评估基金会身为项目经理的专业性。
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陶鸣向记者表示,从经验看来,企业决定是否加入一个捐赠项目时,通常会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扶贫项目本身是否吻合它的捐赠意向,二是项目能带来什么样的社会效应。
“如果仅仅是为了一次性、施舍性的给予,企业可能就觉得没有意思。相反,以授人以渔的方式,能从根本上帮这个地方脱离贫困,能够找到致富的手段,这样企业就愿意参与帮扶。”陶鸣说。
受到企业青睐的项目往往包括针对特定地区、讲究方式方法的扶贫项目,和针对孤寡人群、农村女性等弱势人群的帮扶项目。与此同时,企业倾向于以冠名等方式建立稳定的合作。
中华慈善总会也告诉人民网记者,从数额来说,获赠大头是来自于境外基金会和跨国公司。而这些境外基金会和跨国公司常常以冠名的方式与基金会合作项目,如1999年开始与美国微笑列车基金会合作的“微笑列车唇腭裂修复项目”、2008年与香港周大福集团合作设立的“周大福慈善基金”等。
搭建合作意向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接触中,重点在于展示足够的诚意和专业性。
陶鸣告诉记者,过去,一些公益组织会要求企业不直接参与具体项目的执行。“因为从现实来看多方参与有个问题,就是效率很低。每个人对项目都有看法,如果这些方面达成不了共识,工作就会变得极为零散。有的企业为教育员工,组织大量人员去受助地,夸张地讲,捐赠人和志愿者加起来可能比一个村子(边远山区)的人还多,这很不妥,毕竟扶贫不是‘红色旅游’。所以有些公益组织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的做法是,委托当地民建组织和在当地组织志愿者共同参与和监管受助项目,以在减少项目执行成本的前提下,保证善款使用方向受到监督。”
但为了让企业放心捐赠,公益组织就要学会尊重他人。“比如我们一个项目,捐赠协议已经签了,为了做得更加扎实,在准备拨款之前,我们会跟各个企业再打一圈电话核实他们的捐赠意向,这时候有些企业的意向已经发生变化了。那怎么办呢?我们就安排这些企业自掏腰包到灾后重建现场,再去实地调研。后来对方给我们反馈,他们觉得基金会很尊重他们。”陶鸣说,经过这种沟通,不少企业深入了解当地需求之后,常常会进一步增资,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在项目后期,基金会的首要工作就是保证项目实施的公开、透明。中华慈善总会告诉人民网记者,总会过去的信息公开主要是依赖《慈善》、《中华慈善总会年报》、《中华慈善年鉴》等自有媒体资源,也早在1998年开办了官方网站“中华慈善网”,每年审计报告、重大情况公示、捐赠者捐赠信息和捐赠资金流向均在官方网站上公示,“基本满足了公众对信息公开查阅的需求”,但随着公众对透明度细节要求的提高,中华慈善总会也计划对现有网站进行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强在信息披露制度、平台、方式、内容等方面的努力。
陶鸣表示,企业在公益组织身上最看重的是公开、透明的程度,这也决定了这个组织是否是一支“潜力股”。“他们愿意跟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公益组织合作,并且这支潜力股一定要公开、公正、透明、高效。在这种合作过程中,他们能够感受到这支潜力股在未来一定是会增值的,合作对他们来说,相当于爱心企业跟公益组织的共同成长。”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