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日报 2013-05-13
4月21日,四川省雅安发生7.0级地震,南昌人防蓝天救援队灾后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如今地震各项救援都已告一段落,蓝天救援队员和志愿者业已返昌。然而,从南昌到雅安,往返机票就高达人均2000元,更不用说在当地的食宿和发放赈灾物资了。这笔高昂的费用是由有关部门报销,还是由公益组织自行消化?同理可推,当民间公益组织自发地组织公益活动时,公益成本又该如何解决呢?带着这个疑问,近日记者走访了省内多家公益组织。
存在“零成本”公益吗?
“零成本”公益并不存在
公益“零成本”,从字面上理解,无非是没有成本支出的公益项目或活动。然而,在业内人士眼中,事实上并不存在“零成本”的公益活动。
“公益‘零成本’其实是个伪命题”。在这个问题上,以好青年绿色公益发展中心为代表的省内多家公益组织不约而同地给出了一个相似的答案——公益需要成本,“零成本”公益并不存在。
“只要我们做事,就会有成本,而公益正是我们所做的事之一,所以必定是有成本的。”一位公益人告诉记者。“举个例子,比如你要支助相关山区的孩子,但是这绝不仅仅是给钱这么简单,在这之前,联系那个地方,找到、发现那些孩子,工作人员的吃、住、行等,这些都需要成本。只是这些前期工作通常都由公益组织承担了。”这位公益人表示。
更多公益组织认为,做公益并不是不需要成本,只是把捐赠的钱100%用于公益项目本身,其成本采取其他方式支付或转嫁到其他人或机构上去。所谓的“零成本”,其实是指公益慈善活动的行政管理经费,不再从慈善捐赠中提取罢了。
人情、时间、人力也是成本
“人情也是一种成本,只是在于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好青年绿色公益发展中心负责人孟庆龙表示,所谓公益成本,不仅仅包括经费的支出,另外还包括人情、时间、人力等因素。“我们开展一个公益活动,往往要通过十几天甚至几个月的前期筹备,这其中平衡各方的关系、开展前期调研、申请相关单位的支持,除了资金之外,更多的是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孟庆龙表示。
此外,他还表示,在捐赠行为发生前后,捐赠物资和钱款的收支管理过程必然要产生成本。以最简单的实施物资援助流程为例:发放捐赠物资前,对受益人群和当地的信息采集,发布捐赠信息,以及捐赠物资的接收、储存、运送、发放、监管、后期评估等一系列环节,都需要投入人力和资金成本。
谁为公益成本埋单?
由政府或企业资助
既然公益需要成本,那么这笔费用又是从哪里来呢?是公益组织内部消化,还是由企业、政府承担,又或者是还有其他的方式?“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对于这个问题,孟庆龙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好青年绿色公益发展中心联合本报在今年4月举办了南昌万人徒步为免费午餐助力的“百里健行”大型公益活动。当问到此类大型活动的成本如何解决时,孟庆龙表示,“百里健行”的成本由当地政府承担了一部分,其余的费用大部分由各个企业以不同的形式分摊了,“基本上是一些赞助物资与提供人力的形式,比如赞助水、物料与提供网站宣传等。”孟庆龙介绍说。
至于公益组织自身承担的成本,孟庆龙表示,前期半个月的活动筹备和各方联系协调是一项大工程,“那些天我和同伴几乎每天都要跑好几个地方,车费的花销总计大概在2000元上下。”孟庆龙表示,其中更大的消耗可能还在于时间和精力方面。
公益组织自行消化
记者了解到,获得政府和企业赞助的情况毕竟还是少数,很多公益组织表示,最简单直接的做法就是由公益慈善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自己承担。这其中固然有公益人的热情在起作用,但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
据南昌人防蓝天救援队队长单元平介绍,南昌人防蓝天救援队24名队员和志愿者奔赴雅安灾区的来回机票、在灾区的食宿花费以及救灾物资,除一部分物资由南昌人防部门提供和爱心人士捐助外,其余大部分均由个人自行垫付,其中两名大学生志愿者的费用则由单元平和另外一位队长分担。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一直是单元平和伙伴们做公益的准则。他告诉记者,他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蓝天”的队员也大多是一些私营业主、个体户、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大伙平时生活水平都还好,自己有一定的能力就来帮助他人。“我们平常也经常控制自己的日常开销,把额外的时间和额外的钱省出来做公益,说句玩笑话,就是把平常抽烟、打牌的钱和时间用来帮助别人了。”单元平笑着说。
通过基金会或商业项目获资助
此外,通过基金会或承接企业的商业项目也是获取经费的方法。前者是在项目通过后,基金会将拨付一笔款项,支援公益项目;后者则是承接企业的定制项目,例如帮助企业培训、选拔人员,做一些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公益。“但基金会通常采用分期拨付的方式,每次的数额有限。”和几家基金会都有过合作的孟庆龙表示认为,商业项目则需要比较专业的团队,这样才能“在基于企业‘杯子’大小的前提下,装最多的‘水’”。
观点
是否“零成本”并不重要关键是要信息公开
有人曾做过几个与捐款有关问题的调查:一是如果你想资助一个山区的孩子,你会选择自己直接捐,还是通过公益组织捐?通常选择自己直接捐款的人数更多些。二是当你给一家公益慈善机构捐款时,一家承诺所捐款项100%用于受助人,另一家明确说明所捐款项中有10%以内的资金用于机构的运作费用,你会捐款给哪家机构?对此,几乎没有人选择收取10%管理费的机构。
从参与公益活动的义工到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公众,面对这两个问题时的反应是相似的。几乎所有潜在捐款人都希望自己的钱一分不少地给到受助者手中。
然而当被问到第三个问题时,却往往是一片沉默。这第三个问题是:如果自己直接捐款,要花多大的成本去找山区的孩子?如果由公益机构来完成捐赠过程,是否需要成本?谁来支付成本呢?
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发现,给钱的过程不可能是“零成本”的,公益项目一定需要成本。
所以“零成本”的提法,实际上是提高公众期待值的一种说法,对公益生态环境的维护是不利的。公益项目一定需要成本。承诺没有运营费用的,要么是欺骗捐赠者,在账目上做手脚;要么有强大的官方背景,行政成本由政府买单;要么就是有定向的运营费用资助。最后一种情况无疑是最好的。不过,在没有外来资助情况下,与其偷偷摸摸地消化行政成本,不如光明正大地亮出管理费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