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2013-10-09
“2013公益慈善战略研讨会”近日在深圳举行。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李萍在会上表示:“我们希望打破南方与北方、国内与国际、传统与现代、政府与非政府、营利与非营利的界限,在国际比较的视野下探讨各地的实践案例,总结已有实践的经验得失,寻找当前公益慈善事业改革中所面临问题的解决之道,共同拓展和深化公益慈善的建设与发展。”
经过一天的分享和讨论,本次会议的共识认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现代化转型“刚刚开始”,这一进程在2013年所呈现出的三大趋势是:第一,华人慈善传统的再造;第二,公益组织对专业公益和有效公益的强烈需求;第三,中国公益慈善的现代化转型与社会体制改革进程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公益慈善领域有望成为社会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华人慈善传统“老树发新芽”
从2011年开始,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每年都会发布一份《中国公益发展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报告希望能够呈现出中国公益慈善的发展脉络,而对于2013年,报告首先提到的便是华人慈善传统“再造”的历史脉络,或者说华人慈善传统为适应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广东潮汕地区的“善堂”,迄今已有近千年历史,现在依然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类似地,在其他华人地区也有这样一直延续发展至今的传统慈善模式,比如香港的东华医院。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周秋光在总结这条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脉络时认为,中国慈善的发展转型从古至今就是一个传承与再造的过程,第一次转型发生在近代,第二次转型在1949年后就已经开始,但直到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发生,2008年“全民公益”的兴起被认为是一个新的标志性的起点。
“这是一个关键时刻。”周秋光说,“一方面,政府应该变官办为关注;另一方面,中国的公益慈善组织应该走民营化、法制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道路。”其中,政府关注包含五个要点:一是培养公民的公益慈善意识,营造社会文化氛围;二是确定战略发展目标;三是加快立法进程;四是合理有效监管;五是完善对非公募基金会的财税政策。而公益慈善组织的民营化、法制化、系统化、专业化发展,则应该做到组织的“公司化”运作,落实信息公开,在法制轨道上运行,以及培养专业人才等。
对专业公益有强烈需求
从公益慈善组织的内部发展脉络来看,2013年可观察到的一个明显趋势则是对专业公益和有效公益的强烈需求。报告举出了两个重要的例子,一是雅安地震民间救援从感性向理性的转变,二是公益组织向企业、向社会学习发展经验。
美国印地安纳大学慈善学院国际合作部主任安吉拉·拜尔斯教授在会上分享了美国专业化公益的发展进程:一方面是外在的立法与监管,另一方面则是公益组织自发的自我调控与提升,其措施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中间机构”发挥平台作用,专业学术机构提供培训及认证,以及“慈善信息局”的审查监管和公众沟通工作等。
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健刚认为,中国公益慈善组织向专业公益、有效公益发展的内生诉求根本上源于2008年后整个行业的“突飞猛进”,以企业为首的众多专业机构和人士的加入,使得原本“野蛮生长”的草根组织也不得不走向专业,方能令这些专业的“客户”满意。
安吉拉·拜尔斯的分享被认为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模式,但朱健刚也认为,目前国内的“中间机构”和学术机构都尚不具备对行业进行专业化改造的足够能力,从而导致草根组织的专业化发展缺乏必要的外部支撑。
原文链接: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3-10/08/content_7231200.htm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