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益项目

育才计划

美乡富农

非遗保护计划

文物守护计划

医院里的数字课堂 | 2025年8月公益播报:持续为大病儿童传递温暖,累计开展活动超千次

    2025-09-30


1759220178338262.png

8月6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萌趣小河豚”趣味美术课 患儿展示作品

2025年8月,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思源守护计划·医院里的数字课堂”公益项目在云南、安徽、黑龙江、重庆等省市医院开展158堂特色课程,服务住院患儿1070人次。


1759220279155295.png

8月6日,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规划一座城”趣味美术课

在医务社工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数字课堂”为长期住院的患儿提供创意手工、趣味美术、心理健康等多元化课程和人文关怀,助力其身心健康均衡发展。


1759220325557934.png

8月15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筑梦中国”趣味美术课 患儿作品

一名家长说:

这些课程让孩子们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暂时忘却病痛,让他们找到属于童年的创造力与快乐。

一名志愿者老师说:

愿大朋友、小朋友都能多感受当下美好,用照片或画笔留住这份温暖。

一名医务社会工作者说:

我们讲了凤凰的知识,它象征美好、涅槃重生,希望给向病魔斗争的孩子们带去勇气与力量。


1759220427641701.png

8月7日,重庆儿童医院“凤凰之旅”创意手工课 患儿作品


 1759220514538953.png

“思源守护计划·医院里的数字课堂”由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联合腾讯SSV企鹅支教发起,通过“数字双师课堂”模式,为长期住院的患儿提供多元化课程和人文关怀。2025年8月,新增北京嫣然天使儿童医院、甘肃积石山县妇幼保健医院、DMD(杜氏肌肉营养不良症)患者小家等3个项目点,截至2025年8月,本公益项目已深入全国30余家医院,开展了1059堂课程,累计服务患儿5689人次。

 

八月集锦


创意手工课

锻炼动手能力、激发想象力

增进互动交流

缓解病房的紧张情绪

活动纪实:

在实践环节,孩子们用彩笔为龙纹涂上绚烂色彩,将彩纸折叠成可伸缩的立体龙身。7岁的患儿小瞳为龙身设计了彩虹鳞片,并和老师说:“我要做一条能带来好运的龙!”

医务社工观察到,原本沉默的孩子在创作中逐渐展开笑颜,家长反馈:“孩子来医院4个月,第一次主动要求坐起身参与活动。”(昆明市儿童医院:“神兽世界的王者·龙”手工课,8月12日)


1759220963216321.png


本次课程在鲍老师的讲授及医务社工的配合下顺利完成,课程结合知识科普、趣味问答和手工实践,发散小朋友们的思维,并提升动手能力,让孩子们随着电视画面走进故宫,走进龙的世界。

“我的龙是五彩的!”“我的龙能飞到月亮上!”孩子们举着自己的作品展示,发出一阵阵笑声。(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神兽世界的王者·龙”手工课,8月13日)


1759221013666371.png


课堂上,王老师首先讲述了一段生动的传说:一只平凡的小鸟因热心帮助同伴,最终蜕变为凤凰。鲜活的情节让孩子们听得入神,不时发出 “好神奇” 的惊叹,眼中满是对这只 “逆袭小鸟” 的好奇与敬佩。

随后,老师顺着孩子们的兴趣,细致讲解凤凰的外形特征 —— 从头顶的羽冠到修长的羽翼,从华丽的尾羽到灵动的身姿,还结合传统文化,介绍了凤凰象征吉祥、和谐、重生的美好寓意。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凤凰文化,老师还通过图片引导大家 “云游故宫”,在古建筑的屋脊、雕饰中寻找凤凰的身影,让孩子们真切体会到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传承。

活动最后,孩子们拿起画笔,为心中祥瑞的凤凰填上五彩斑斓的颜色。在社工的协助下,他们为凤凰贴上色彩斑斓的 “羽毛尾巴”,红的似火、蓝的如天、黄的像阳,每一笔、每一片 “羽毛” 都承载着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昆明市儿童医院:“大有来头的凤”手工课,8月21日)


1759221063798041.png


趣味美术课 

培养艺术表达能力、动手能力

激发想象力、创造力

提升审美能力

活动纪实:

线上志愿者老师先以生动的语言勾勒秋景:金黄的稻穗垂着沉甸甸的头,枫叶染成透亮的红,连风里都飘着熟苹果的甜香。接着引导孩子们闭眼想象秋天农场里的细节——田里忙着丰收的农民伯伯,满地金黄的落叶。

线下社工老师则提前备好了画纸和蜡笔。当孩子们闭眼说出“我想画出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要画在苹果树下休息的农民伯伯”时,社工便蹲在一旁递工具,帮小画家扶稳画笔,还轻声提醒“可以试试用橙色叠在黄色上,让果树更显秋天的气息”。最终,孩子们的画里有各式各样的果树,树旁被果香吸引的蝴蝶,忙着丰收的果农,每一笔都藏着自己想象的秋天。

这场双师课堂像架起了想象与现实的桥。线上老师用语言撒下秋的“种子”,线下社工陪孩子把“种子”画成画。(昆明市儿童医院:“秋天的农场”美术课,8月6日)


1759221175558942.png


课程开始时,孩子们在杨老师的鼓励下,与线上志愿者赵老师热情地打招呼,互相问好。赵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些人的名字,用绘画作品的形式向孩子们展现名字背后丰富多彩的内涵。

孩子们在绘画作品的启发下,纷纷动手写出自己的名字,并进行涂鸦。不一会,孩子们都完成了自己名字的绘画作品。孩子们的每一笔每一画,都充满了童趣。(昆明市儿童医院:“我的名字”美术课,8月7日)


1759221231756275.png


志愿者老师结合PPT讲解中国航天知识,包括杨利伟飞天事迹、宇航服构造、火箭历史与特点,以及太空相关幻想,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创作环节,老师指导孩子们用提供的材料,按构思构图、勾勒轮廓、添加细节等步骤完成作品,孩子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的描绘出了独特的太空仓,有的设计出了创意十足的火箭。(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筑梦中国”美术课,8月8日)


1759221282590229.png


心理健康课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助于患儿保持心理健康

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和态度

活动纪实:

课上,志愿者李老师给大家分享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小技巧,并引导小朋友们说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小朋友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希望小朋友们在面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时,心里面都能多一份从容。(云南省大姚平安医院:“学习那些事儿”心理课,8月5日)


1759221344986341.png


桌案上摆好了画纸与彩笔,孩子们围坐在房间里,欢声笑语,气氛融洽。线上志愿者老师温柔地引导着孩子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当有的孩子认为自己没有优点时,“老师感觉你很勇敢”,“我觉得你很帅呀”,一句句肯定如暖流浸润心间,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自己的特别与珍贵。

随后,孩子们举起画笔,在纸上认真勾勒起心中的小红花,医护人员和医务社工不时俯身协助,在他们卡顿时提供建议,在他们绘画时给予夸赞,就这样,一朵朵承载着个性与优点的小红花在笔下渐渐绽放。

当创作与急诊室的时光交织,不仅为孩子们的生活添了一份自信的底气,更在他们的成长轨迹里,悄悄刻下了 “我值得被爱与赞美” 的印记。(昆明市儿童医院:“送我一朵小红花”心理课,8月6日)


1759221396199186.png


课上,志愿者李老师为小朋友们讲述了病菌是什么,病菌对人体的危害以及正确防护病菌的方法,并以自己生病的经历告诉小朋友们要勤洗手,勤刷牙,勤洗澡,要锻炼身体,才能拥有强健体魄、保持身心健康,并教授小朋友们七步洗手法。(云南省大姚平安医院:“认识病菌”健康课,8月12日)


1759221443195452.png


作品展示


 1759221503959676.png

8月15日,重庆儿童医院“龙的传人”趣味美术课 患儿展示作品

1759221553141385.png

8月13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丰收的节日”趣味美术课 患儿展示作品

1759221595333601.png

8月13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漆葫芦”趣味美术课 患儿作品


1717381073908652.jpeg微信图片_20240827104031.jpg

点击链接,一起聆听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乡村振兴公益歌曲。

《一个都不落下》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