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1
2025年2月28日至3月2日,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联合贵州省励志公益发展中心赴贵州省黔西市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公益项目及教师赋能培训活动。
2月28日,在黔西市教育局的支持下,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一行人走访了落地实施该项目的2所学校。
使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正在为学生进行授课
3月1日,组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专家为180余名负责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负责人和班主任开展赋能培训活动。黔西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丁现利,黔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罗卫,黔西市政协副主席汪伦碧,黔西市教育局局长丁宪令、副局长吴馨霞;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公益项目三部主任金春玉、项目干事郭子晴,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医疗卫生项目部官员张弛,贵州省励志公益发展中心秘书长周巧明,北京贵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彭新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遗传与健康实验室心理咨询师、国家心理治疗师李鹏飞以及107所小学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负责人和班主任180余人出席。本次活动由黔西市教育局局长丁宪令主持。
在为期一天半的培训中,该项目开设了《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操作说明》《小学生常见问题的解析与应对》《教师自我情绪与压力管理》等课程,聚焦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操作说明,学习使用课程的技巧、了解小学生常见问题与应对方式等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系统的提升参训教师自我情绪与压力管理能力,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储备,更好的服务于黔西市基础教育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更快的促进黔西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4年,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能量公益基金联动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贵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启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项目,开展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公益援助工作。其中,为黔西市107所学校捐赠了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该项目采用双师模式,精准施策,有力填补了乡村学校长期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资源短缺问题这一短板,心理健康课程的规范性与可操作性得到了大幅提升,成功构建起“课程支持+能力提升+心理关怀”的全链条帮扶机制,不仅能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让乡村学校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还通过培养具备专业素养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提供可持续的支持,对预防心理问题、培育积极心理品质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