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益项目

育才计划

美乡富农

非遗保护计划

文物守护计划

非遗保护计划 | 11月公益播报:近3000人次学生受益,18间“思源非遗教室”助力11项非遗传承

    2024-12-27

11月1日至11月30日,“非遗保护计划”公益项目在青海省民和县6所学校、循化县7所学校,甘肃省积石山县5所学校共计18间“思源非遗教室”授课143节。授课的非遗项目包括:“花儿”民歌、撒拉族民歌、藏族螭鼓舞、唐卡、土族纳顿、河湟刺绣、河湟民间彩绘、马营传统豌豆手工粉条制作技艺等11项,共17名非遗传承人和8名助教为近3000人次的学生授课。

(11月公益播报视频)

01“花儿”民歌


1-甘肃积石山关家川乡中心小学非遗老师何永文为学生教授“花儿”民歌.jpg

甘肃积石山关家川乡中心小学非遗老师何永文为学生教授“花儿”民歌2-甘肃积石山关家川乡宁家小学学生学习“花儿”《下四川》.jpg

甘肃积石山关家川乡宁家小学学生学习“花儿”《下四川》3-非遗老师王刚为甘肃积石山关家川乡关集小学学生学习“花儿”伴奏.jpg

非遗老师王刚为甘肃积石山关家川乡关集小学学生学习“花儿”伴奏

4-非遗老师司马和曙为甘肃积石山民族中学学生介绍“花儿”理论及曲令.jpg

非遗老师司马和曙为甘肃积石山民族中学学生介绍“花儿”理论及曲令

5-甘肃积石山移民中学学生在认真学习“花儿”.jpg

甘肃积石山移民中学学生在认真学习“花儿”“花儿”是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陕西宝鸡以西,四川阿坝一带及西藏部分地区,深受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藏、裕固等民族喜爱的一种高腔山歌。“花儿”流传地区之广,传唱民族之多、曲调之丰富、唱词之浩瀚,在中国民歌和世界民歌中独树一帜。2006年5月,“花儿”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02撒拉族民歌


6-非遗老师杜文艳为青海循化第四中学学生介绍撒拉族民歌,让学生了解传统音乐.jpg

非遗老师杜文艳为青海循化第四中学学生介绍撒拉族民歌,让学生了解传统音乐

7-非遗老师韩春玲为学生教授撒拉族民歌《伊秀儿玛秀儿》,并提示学生要情绪饱满.jpg

非遗老师韩春玲为学生教授撒拉族民歌《伊秀儿玛秀儿》,并提示学生要情绪饱满撒拉族民歌历史悠久,主要流行在青海省循化县、化隆县及新疆伊宁、甘肃积石山县撒拉族聚集区,融合了当地藏、汉、蒙古,并融入宗教音乐元素,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撒拉族民歌。2014年12月,撒拉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3撒拉族舞蹈


8-青海循化白庄中心小学学生在练习撒拉族舞蹈基本动作.jpg

青海循化白庄中心小学学生在练习撒拉族舞蹈基本动作撒拉族民间歌舞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点,记述和反映了撒拉族人民的生产劳动及民族历史。《骆驼舞》《梿枷舞》《打猎》《依秀儿·玛秀儿》等民间歌舞是撒拉族人民劳动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撒拉族文化历史发展的缩影。


04唐卡


9-非遗老师拉龙多杰指导青海循化文都中心小学学生学习人物、动物和植物等素描以及染色和勾线.jpg

非遗老师拉龙多杰指导青海循化文都中心小学学生学习人物、动物和植物等素描以及染色和勾线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2006年唐卡被国务院、文化部批准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唐卡,来源于藏语的音译,简言之就是一种卷轴画,它的画面内容以宗教题材为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


05藏族螭鼓舞


10-非遗老师道吉才让指导青海循化道帏中心小学学生学习藏族螭鼓舞基本动作:左右转、边跳边敲打.jpg

非遗老师道吉才让指导青海循化道帏中心小学学生学习藏族螭鼓舞基本动作:左右转、边跳边敲打藏族螭鼓舞是流传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藏族聚居区的一种大型民间祭祀仪式舞蹈,于每年农历六月举行,旨在祈求神灵、禳灾驱邪,保佑村民人寿年丰、五谷丰登。藏族螭鼓舞以集体舞形式表现请神、敬神、送神、降魔等过程,表现出古老纯朴的原始宗教文化遗风,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生活状况和审美观念,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2007年5月,藏族螭鼓舞被列入第二批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6夏尔群舞


11-青海循化道帏中心小学学生学习夏尔群舞基本动作:敲鼓三下向前走三步.jpg

青海循化道帏中心小学学生学习夏尔群舞基本动作:敲鼓三下向前走三步夏尔群鼓舞是流传在青海循化道帏乡上部贺隆堡、比隆、贺庄三村的一种古老而比较独特的民间舞蹈。“夏”为鹿的意思,“夏尔群”是鹿舞之意,舞者通过模仿鹿的动作。舞头领舞,其余人紧随其后,一边摆出各式优美的舞姿,一边甩响手鼓,动作缓慢而舒展,古朴而粗犷,具有比较完整的原始舞蹈形态特征。2013年11月,夏尔群鼓舞被列入第四批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7藏族龙鼓舞


12-青海循化尕楞苏商小学学生学习藏族龙鼓舞基本动作.jpg

青海循化尕楞苏商小学学生学习藏族龙鼓舞基本动作

13-青海循化尕楞乡初级中学学生在练习藏族龙鼓舞的基本转身动作.jpg

青海循化尕楞乡初级中学学生在练习藏族龙鼓舞的基本转身动作


08土族纳顿


14-非遗老师徐秀福为学生教授土族纳顿节会手舞锣鼓伴奏的三种打法.jpg

非遗老师徐秀福为学生教授土族纳顿节会手舞锣鼓伴奏的三种打法

15-非遗老师与青海民和中川乡中心学校学生一起演练土族纳顿.jpg

非遗老师与青海民和中川乡中心学校学生一起演练土族纳顿青海三川地区的官亭、中川等七个乡镇的七十多个村庄都过纳顿节。各地举行纳顿的顺序按庄稼收割季节的先后排列,从农历七月十二日的宋家纳顿开始,一村接一村,由下川向中川和上川转移,一直延续到农历九月十五日结束,历时63天,因而,有人称土族纳顿节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2006年5月,土族纳顿节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1月,被列入第一批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9河湟刺绣


16-非遗老师邓西银为青海民和古鄯镇中心学校学生介绍非遗文化以及河湟刺绣.jpg

非遗老师邓西银为青海民和古鄯镇中心学校学生介绍非遗文化以及河湟刺绣

17-非遗老师朱二奴从介绍刺绣工具、绷架的使用方法开始,指导青海民和官亭镇中心学校学生学习河湟刺绣简单的针法.jpg

非遗老师朱二奴从介绍刺绣工具、绷架的使用方法开始,指导青海民和官亭镇中心学校学生学习河湟刺绣简单的针法由于青海的刺绣主要分布在河湟地区,故称为“河湟刺绣”。河湟刺绣以平绣为主,还有盘绣、拉绣、网绣、锁绣等绣法。河湟刺绣做工精细、构图简练、色彩庄重、对比强烈、手法多样,于粗狂中见细腻,质朴中见雅气,凸显简洁明快、古朴大气的整体风格。

2009年10月,河湟刺绣被列入第三批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河湟民间彩绘


18-非遗老师李海山通过实物展示,为青海民和甘沟乡中心学校学生介绍河湟民间彩绘的艺术特色与工艺技巧。.jpg

非遗老师李海山通过实物展示,为青海民和甘沟乡中心学校学生介绍河湟民间彩绘的艺术特色与工艺技巧。河湟民间彩绘传统艺术品,汇聚藏族、土族、汉族等民族文化元素,具有实用性、观赏性、寓教性和收藏价值。河湟民间彩绘具有人物形象生动,色彩丰富,立体感强,保存时间长的特点,常出现在佛教殿堂和民居及家具方面,构图都有一定规定和讲究,广泛运用于人们的居室家具中,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2018年1月,被列入第五批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11“马营传统豌豆手工粉条”制作技艺


19-“马营传统豌豆手工粉条”制作技艺第五代传人马成龙为青海民和马营镇中心学校学生介绍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坚守.jpg

“马营传统豌豆手工粉条”制作技艺第五代传人马成龙为青海民和马营镇中心学校学生介绍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坚守青海省民和县马营镇“马营传统豌豆手工粉条”制作技艺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于2013年11月入选第四批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第五代传人马成龙入选第三批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马营传统豌豆手工粉条”有一系列品种,如粉丝、大宽、小宽等并且有质地柔滑、细腻、口感好的特点,也因季节不同所采取的制作技术有所差别,深受当地群众喜爱。“非遗保护计划”公益项目自2022年启动以来,通过资助建设“思源非遗教室”,已为贵州、广西、河北、青海和甘肃建设31间“思源非遗教室”,助力阿妹戚托、八音坐唱、土家山歌、点翠、河湟刺绣、土族纳顿、花儿、唐卡等十余项非遗技艺传承,累计帮扶学生近1.3万人次。

1717381073908652.jpeg微信图片_20240827104031.jpg

点击链接,一起聆听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乡村振兴公益歌曲。

《一个都不落下》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