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民日报 2022-09-30
9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实施进展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吴晓表示,2018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目标和重点任务。各地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落实落细《规划》,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重大成就。
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多个层级,需要统筹协调、合力推进。曾衍德介绍,《规划》实施五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体现在五个方面,即粮食产能稳步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富民乡村产业持续壮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乡村治理效能稳步提升。
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已经形成了一套政策体系和工作措施。首先是“两藏”,即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紧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夯实粮食产能基础。第二是“两辅”,即构建辅之以利、辅之以义保障机制,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两个积极性。第三是“两化”,即推进服务社会化和生产机械化,促进节本增效、提质增效。“这三项举措是粮食生产政策体系和工作措施的‘四梁八柱’,也是粮食连年丰收的原因所在。”吴晓说。
今年的粮食生产经历了多重考验,成绩来之不易。目前,夏粮早稻已经丰收到手,秋粮即将大面积收获,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曾衍德介绍,夏粮产量2948亿斤、比上年增加28.7亿斤。早稻产量562.5亿斤、比上年增加2.1亿斤。秋粮面积稳中有增,主产区特别是北方地区长势较好,丰收有希望。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夏收油菜籽产量连续6年增加。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是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硬任务,也是《规划》实施的一项重点任务。农业农村部从四个方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是衔接扶持政策,优化帮扶强支撑。二是聚焦重点群体,健全机制防返贫。三是突出重点帮扶,倾斜支持增后劲。四是抓实产业就业,拓展渠道促增收。
乡村产业发展亮点突出 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规划》把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摆在重要位置,突出用发展的办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
曾衍德介绍,五年来,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发展。加工转化率达到70.6%,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提高到2.5。新增5万多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二是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全国休闲农庄、观光农园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30多万家,年营业收入超过7000亿元。三是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各类涉农电商超过3万家,农村网络零售额超过2万亿元,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四是乡村特色产业传承发展。累计认定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673个,遴选推介乡村特色产品2438个、乡村工匠662个,创响了一批“乡字号”“土字号”特色品牌。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曾衍德表示,五年来,各地各部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政策措施,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农产品绿色供给能力稳步提升。专用小麦、高油高蛋白大豆占比逐年提升,优质畜产品、水产品供给增加。农业资源保育能力稳步增强。耕地质量平均等级达到4.7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7。农业产地环境保护能力稳步加强。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六年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6%。城乡居民绿色生活质量稳步提高。认证了一批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正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促进人才返乡、下乡、兴乡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是关键。近年来,《规划》围绕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作出专门部署,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制定《“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促进人才返乡、下乡、兴乡,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第一,健全人才入乡机制引才。从体制机制入手,打破人才入乡返乡的束缚。第二,加强农民教育培训育才。大规模培育高素质农民,完善农民培育支持政策。第三,优化乡村营商环境留才。改善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优化政策“软环境”。第四,搭建干事创业平台用才。建立乡村产业发展、农村创新创业、农村公共服务等三大平台。
对于《规划》实施完成后的后续工作计划,吴晓表示,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