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4
4月17日,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以下简称“思源工程”)援建雅安地震灾区的中里镇张沟思源小学通过环评、财评、征地及招投标工作后,即日起正式开工,预计12月底竣工投入使用,届时将惠及方圆6公里的建新村、张沟村近6000名村民,每年平均有200名学生因此而受益。民建四川省委经科处处长刘晓航,民建雅安市委副主委饶宁,雨城区副区长向建华,民建雨城区委主委、雨城区政协副主席蹇武及“思源工程”工作人员出席开工奠基仪式,并参加中里镇中心小学“思源方舟”减防灾教育演练。
张沟思源小学位于雅安市雨城区中里镇张沟村,是中里镇中心小学下属的一所村级完全小学,在“4.20”地震受损严重,经雅安市新建设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现场检查鉴定评估,学校80年代初修建的砖混结构校舍承重墙体多处开裂,已成为危房不能继续使用;地震还造成学校部分设施设备受损。地震过后,学校积极展开灾后重建,搭建板房,满足复课的需要。根据雨城区学校灾后重建规划,项目建设规模为新建教学教辅用房,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重建完成后建成一所6个小学教学班,在校学生达190人的标准化农村中心小学。
“思源工程”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后,于2013年9月初与其签订援建协议。10月底,该校原校舍内物品已经全部清场,拆除企业已经完成进场拆除,12月底前确定了由雅安市新建设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为设计单位,完成了规划选址与红线图的办理,2014年2月前完成了地勘、环评与地址灾害评估手续,因该项目大部分为原址重建,仅有新征土地4.333亩,征地工作较为顺利地完成;2月底设计方案完成并送审通过,施工图审查和清单编制完成,财政评审完成,进入挂网招标;3月18日,招投标工作完成,3月26日确定雅安市川建城市改造建筑有限公司为施工单位,并签订了施工合同,工期预计260天。
向建华副区长感谢“思源工程”在灾区开展的“思源小学”、“思源卫生院”灾后援建项目,及“思源方舟”减防灾教育培训和“思源金蝶教育移民班”等项目,他说:“雨城区政府、主管部门及受助学校,一定会把张沟思源小学的重建工作做好,保证工程质量一流,为学校师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确保了灾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让思源牵手公益基金等爱心企业和人士放心。”
另外,张沟思源小学开工仪式结束后,当地在中里镇中心小学开展的“思源方舟”减防灾教育演练,学生们在3分钟内即有序、安全地撤离到开阔地带,虽然速度还没有达标,但比培训之前快了一倍以上。向建华副区长表示,“思源方舟”通过对师生的减防灾培训,将为师生形成良好的减防灾意识、习惯和能力打下牢固基础。
据了解,“思源工程”联合旗下思源新浪扬帆公益基金在雅安地区开展“思源方舟”项目,为中里镇中心小学、张沟思源小学等在内的雅安市100所学校师生提供减防灾公益培训,并向学生发放可识别防护头盔。这一项目作为公益慈善组织率先在雅安地震灾区开展的减防灾培训项目,成效显著,得到了雅安市委市政府、教育部门及各公益慈善组织的赞赏,越来越多的的公益慈善组织将减防灾培训列为灾后援建项目之一。平安星减防灾教育中心机构负责人刘宝宗表示,针对雅安灾区100所学校3万名师生的“思源方舟”减防灾培训即将全部完成,这是我国公益慈善组织第一个在雅安灾区开展、覆盖师生群体最大的减防灾培训公益项目,为其它公益慈善组织开展类似项目提供了可参考的模式。
除了“思源方舟”项目外,在民建四川省委、雅安市委的支持下,“思源工程”在雅安开展的“思源学校”、“思源卫生院”、“思源教育移民班”等灾后援建项目都较为顺利。其中,“思源工程”援建的荥经县文华思源新添中学2月14日开工,施工周期240天,原址新建的第一层钢筋已经搭建完毕,马上进入混凝土浇筑环节,项目建成后将服务新添乡、天风乡和宝峰彝族乡等近14000名群众,每年将超过300名学生得到受益。荥经县民建彝族乡新浪扬帆思源中心小学4月下旬就可进入招标环节,预计5月份开工。严桥镇中心卫生院也已经完成地基等基础部分的施工,预计今年11月底投入使用,该项目重建完成后,医院年门诊量可达到3万人次,基本解决周边近5万群众的医疗需求。天全新新华乡第二中心学校已完成实施方案报批、施工图审查及造价预算、清单编制等工作,正在挂网招投标,预计5月底开工。同时,“思源工程”联合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在雅安市田家炳中学资助的“思源金蝶•教育移民班”,全年级前34名学生都来自该班;联合爱佑慈善基金会开展的灾区贫困家庭患重疾疾病儿童的医疗救助项目,是雅安地震灾区为数不多的医疗项目之一……
据统计,截至2014年3月31日,“思源工程”共为雅安地震灾区筹措款物近3858万元,经过调研、协调与审查,都已确定使用规划;已根据灾后援建进度拨付2392.22万元,剩余善款将根据项目进度和需求予以拨付,且不收取任何管理费,全部用于雅安灾区。“思源工程”副秘书长陶鸣表示,“公开、透明”与“规范、高效”一样,都是公益慈善组织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更应该高效地开展灾后援建工作,力争灾后援建区域覆盖和项目设计的均衡性、多样化,从学校援建、医院援建、减防灾培训、医疗救助等各方面着手,尽快满足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帮助灾区群众一起重建美好家园。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