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益项目

育才计划

美乡富农

非遗保护计划

文物守护计划

千龙网连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慈善家李晓林为“稳定脱贫不返贫”建言献策

    2020-05-26


全国人大代表、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电商扶贫联盟主席、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林达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晓林

千龙网北京5月26日讯(记者 刘美君)全国人大代表、林达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晓林从2003年开始,先后担任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18年开始担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至今。18年来,他先后通过政协提案和人大建议,倡导社会各界发挥优势,通过医疗扶贫、教育扶贫、新农村建设等方式,合力参与脱贫攻坚战,为扶贫及公益慈善事业建言献策。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无论是身为全国政协委员还是全国人大代表,李晓林认为,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是重任在肩的担当,是为国计民生建言献策的责任,一定要为国家说真话,为老百姓说实话,要代表人民说人民想说的话,要做有益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事。因此,每年他都通过广泛调研,结合履职经验,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脱贫攻坚及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献策、发声。2020年全国两会是在一种特殊情况下召开的,李晓林说,“这是一次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夯实基础、彰显担当的全国两会。”结合当前现实和自己熟悉了解的领域,他提交了关于增强粮食储备与在当前开展“以储(粮)代赈”有机结合及关于修订《慈善捐赠物资免征进口税收暂行办法》两项建议。关于这两项建议的缘由,一方面,在李晓林看来,从底线思维来审视,粮食安全是民生须臾不可触碰的底线。目前国际市场和诸多产业链的变故,我国的粮食进口很可能会受到影响。鉴于此,李晓林认为,可以在当前的现实情况下调整思路,加大广大农村强化粮食生产的力度,增加产量,同时,逐年以自产粮食替代进口量,扩充仓储设施。用二至三年的时间大幅扩充粮食的战略性储备量。同时,李晓林发现,按照《慈善捐赠物资免征进口税收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以及我国脱贫攻坚、救灾赈灾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些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例如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等,并不在境外慈善捐赠物资的受赠人范围内。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抗击疫情的工作效率,也影响了境外爱心人士慈善捐赠的积极性。为此,李晓林希望相关部委修订完善《慈善捐赠物资免征进口税收暂行办法》中关于受赠人等的规定,调动社会组织海外筹集款物的积极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得人心”,李晓林如是说,“我认真学习了本届政府工作报告,总理作报告时我一边听一边在报告上记录,标出了很多重点和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他说其中“不设经济增速目标”、“更重视中小微企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持房住不炒”等内容是最有心得,他认为这些内容“凝聚人心和力量,让我们清晰明朗地看到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道路”。


扛起抗疫“战旗”

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带给了李晓林深刻的感受,“但是,现在我们快要全面战胜它了。”李晓林介绍: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林达集团的部分业务也受到影响,比如林达哈尔滨外语城(世界欢乐城),涵盖文化教育、旅游观光、影视传媒、商业体验等4个产业,恰恰都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林达集团响应国家号召,统筹安排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以雄厚的资金储备、优秀的专业团队、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创新的运营模式,云购物、直播、发放现金消费券,克服困难,减少疫情带来的冲击,推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作为资深的公益领袖,李晓林不仅带领自己的企业抗击疫情,他还在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中提出实施“战旗计划”,积极联合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倾力参与这场战线最长、耗时最久、跨越春节假期、最艰辛的疫情防控战,募集款物超2亿元,发往湖北省等地区的疫情防控物资达225批次、17品类、64种,合计800多吨,涵盖了各类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医药、医疗设备等。特别是103辆负压救护车成为疫区医院的及时雨。“战旗计划”体现了李晓林担当基金会13年深厚的工作积累,他瞄准资助重点,主攻防疫需求主方向,提出所有工作都要围绕疫情防控这一重心,要做好一线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保障,也要尽力做好医院医疗器械、器材等设备保障,为抗疫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晓林提出的这些工作原则,思考缜密、符合实际,为抗疫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在领导抗疫工作过程中,李晓林积极联合社会各界齐心战疫,积极拓展海外募集渠道。由于始终坚持“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工作原则,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抗击疫情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信任和支持,通过华人华侨筹集物资,并通过货运包机将79000件防护服、3500余个防护口罩、700多双医用手套防护物资运回国内,按照湖北省食药监局的要求发放给40余家限定的医疗工作人群和保障人员。其中共有100多家爱心企业、15支专项基金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志愿者团队等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或提供志愿服务。


“攻坚”大业的参与者

2018年,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牵头,联合阿里巴巴等18家电商企业和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电商扶贫联盟,坚持把开发式扶贫作为脱贫的基本途径,挖掘农村优质农特产品,打造农特产品明星品牌,促进农特产品产销对接,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在李晓林的直接领导下,中国电商扶贫联盟主要从“线上产销对接、品牌推介洽谈会、三品一标认证、内部规范化管理”四个维度开展工作,对接帮扶金额达40亿元,累计培训企业615家,推动451个国定贫困县的788家企业的7906款产品上线销售。中国电商扶贫联盟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社会力量之一。作为中国电商扶贫联盟主席,李晓林颇有感受:“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防止返贫、振兴乡村的根本之策,是造血式扶贫、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模式。一是需要政府统筹,多方联动;二要尊重市场规律,实现产业发展、防止返贫、兜底保障和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三还要培养人才,够激发困难群众内生动力,扶贫先扶智,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李晓林介绍说,产业扶贫涉及到土地、生产、金融、流通、消费、人才等全产业链,必须统筹发挥各部委与社会力量的优势和价值,紧密协作、形成合力,结合消费扶贫、电商扶贫等模式,引导和培育前景广阔、带动性强的产业。产业扶贫的核心是选准、选好、选对项目,同步发展“短平快”、“长期性”项目,既要符合市场需求,又能立足当地资源,实现脱贫的同时,还要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为产业发展培养扎根基层、熟悉农村的专业人才,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李晓林认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企业等社会力量一是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缴纳税收,提供就业岗位,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可发挥企业灵活性特点,将资源和项目嫁接到底子弱、产业薄、内生动力不足的深度贫困地区。二是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履行社会责任,捐款捐物,保障扶贫目标精准、扶贫范围广泛、扶贫方式多元,为我国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应有的贡献。


原文链接 :http://china.qianlong.com/zhuanti/2020qglh/js/2020/0526/4191597.shtml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