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益项目

育才计划

美乡富农

非遗保护计划

文物守护计划

2013公益趋势论坛:透析公益未来脉络

来源:慈讯网    2013-12-30

12月16日,“2013年公益趋势论坛”在广州召开,主办方希望通过各界知识精英的观点交锋,从不同角度透析公益未来的脉络,探讨未来“理性、专业、有效”的公益趋势。

次论坛由九方马顾问机构策划并与南都公益全媒体、中国财富共同举办,以“创新·可持续”为主题,“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NU SKIN如新大中华品牌传播副总裁盛子人、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胡小军等十数位知名公益人士、高校学者、企业代表以及资深媒体人皆是是座上宾,他们围绕着“公益效益”的话题展开了探讨。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公益事业发展至今,已经进入追求效益,推崇专业化,强调实际社会效益的阶段,并以经济学“机会成本”的理论提出了“公益浪费”的概念,认为没有效率的公益,实际上就是社会资源的浪费。但也有人持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并非所有的公益行动都要强调专业与效率,让普通人在做公益的时候获得愉悦的感受也很重要,若过分强调效率,会抬高公益的门槛,挫伤民间参与公益的积极性。


“拒绝公益浪费”

“公益事业,不在乎你做了什么,而是你做的取得了什么效益,但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自己做了什么。”在九方马管理顾问机构董事长王万军看来,公益意识已经逐渐唤醒,社会投入公益领域的力量日益壮大,但在发挥公益力量的同时,公益浪费也日渐严重。王万军认为,公益应重结果而不重过程,他呼吁拒绝公益浪费,倡导理性公益,“唯有抓住公益发展趋势,有前瞻性地去规划公益,才能让公益更具效益。”

王万军的观点颇得企业界人士与学者的赞同。企业是最讲求资源配置效率的组织,企业人带着经营公司的思维模式进入了社会领域,力求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念想顺理成章。作为本次论坛的全程公益支持企业,NU SKIN如新的诸多公益项目,比如,“受饥儿滋养计划”“5.12小额信贷基金”都是在调研考察之后,精确定位受助群体,有效避免公益浪费。学者大多力主公益行业的专业化,若能因此推动社会问题被更有效率地解决,学者们自然乐见其成。

这一派观点的提出,自有其社会背景。公益近年来粗犷发展,除了展现其令人欣喜的蓬勃气象之外,也有未如人意之处。不论是汶川的“五年未拆封包裹”,还是敬老院一天接待五拨人的新闻,让不少人渐渐看到,仅凭一腔热血、捐钱捐物,似乎还不足以让社会变得更好。

在过去的几年里,不管是政府机构、企业公司、还是民间组织,在大踏步进入公益领域的时候,多少都一些环节上存在着经验不足和管理混乱等现象,捐赠的物资出现浪费,志愿者劳而无功,这让关注公益的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当社会已经在公益的问题上达成了一定共识,如何促使有效改变的出现?

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提出拒绝浪费、提升效率、创新公益形式、注重公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等策略,并认为,这是未来几年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趋势。


让散漫的人快乐公益

“公益应有‘正规军’与‘民兵团’的分别。正规军是专业人士,要提高效率,避免浪费。但普通民众在参与公益的时候,不必过分强调效率,否则会影响公众的广泛参与。”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光明说,就他的工作经验而言,不少市民在参与公益活动时,希望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收获快乐,其公益行为带有较强的随意性,不喜欢受约束,若用“效率、专业”去要求他们,民间的公益活力会大幅降低。

李光明的观点得到不少“业余公益人”的附议。这一类人大多有自己的主业,虽热衷于公益,但更多将其当作一种业余爱好,并不希望公益的门槛被抬得太高。论坛的主持人,南方电视台名嘴马志海就是一名业余公益人,他赞同李光明的观点,并打趣说:“我也很爱做公益,但性格中会有点自由散漫,看来在正规军之外,还是可以鼓励市民快乐地做公益。”

业余公益人队伍的形成,有赖于公益文化的影响。NU SKIN如新大中华品牌传播副总裁盛子人介绍说,NU SKIN如新一直倡导“善的力量”的公益文化理念,在这种文化理念的感召下,如新的员工和业务伙伴大都有很好的公益意识,经常自发地参与社区各种公益活动,形成了庞大的业余公益人队伍。

近年来,人人公益、快乐公益等理念的兴起,对全职公益人的方法论有深刻的影响,不少公益组织已经在努力探索如何进一步降低公益门槛,让更多公众参与其中。一个社会潮流,公众的支持与参与是其动力之源,南京大学教授郑广怀就很期待,他说,希望全面参与公益变成推动社会变迁的动力。

而在中山大学教授郭巍青看来,中产阶级的崛起,民众闲暇时间、多余钱财的增加会提升其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公益之事,本是政府在做,但有了力量的民间,愿意去补政府工作的不足,这是公益的一大趋势。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