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4
1月14日,中国慈善联合会在北京召开2018中国慈善年会,以“慈善与改革开放”为主题,回顾慈善与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致敬改革者、展望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趋势。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原主席、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理事长陈昌智,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高晓兵出席并讲话。
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创始会长周秉德,全国人大代表、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电商扶贫联盟主席、林达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晓林,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司法部原副部长、政治部主任、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理事长张彦珍,中国侨联顾问、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乔卫等领导出席并宣读致敬辞。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友谊促进会理事长、公安部原副部长陈智敏向年会主席团成员单位颁发证牌并合影。
陈昌智副委员长在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发展之基,更是慈善事业的动力之源。40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慈善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成绩:慈善事业的法治体系日益完善、社会捐赠稳定增长、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志愿服务遍地开花。慈善事业不仅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灾害救助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在激发社会活力,参与社会治理,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作出了许多成绩。
陈昌智副委员长表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了“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还有2000万的农村贫困人口需要帮扶,还有大量的因病致贫、应病返贫的困难群众需要关爱。陈昌智副委员长勉励所有的慈善力量应着眼国家大局,团结起来,一是凝聚社会力量,赢得脱贫攻坚的最后一战;二是提升服务本领,实现向专业化发展的关键一跃;三是弘扬慈善精神,成为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从而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身到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滚滚洪流,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在新时代贡献新力量、新作为,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慈善事业的奇迹!
高晓兵副部长指出,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在理论和实践上推动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实现了伟大飞跃。党的领导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自“慈善事业”第一次被写入党的文件,此后慈善事业就一直成为党的会议、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内容。完善的法规政策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慈善法为核心,以公益事业捐赠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为补充的慈善法律体系,由基金会管理条例、志愿服务条例等构成的慈善法规体系。不断改革创新是慈善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慈善事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断推进理论文化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努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事业推向前进。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慈善事业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两条腿走路,社会各界人士、广大企业和机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资金、物资捐赠和志愿服务为主要方式,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慈善事业当中。
高晓兵副部长强调,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今年,我们还有10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要如期完成。对于慈善力量来说,这是服务大局、主动作为、干事创业的关键时刻”,她要求,慈善力量要拿出舍我其谁的干劲、敢为人先的闯劲、坚韧不拔的韧劲,推进脱贫攻坚伟大事业。她还提到,民政部最近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步推进机构改革,慈善事业有关职能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加强,设立了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 李晓林秘书长在向慈善服务推动者致敬辞中指出,慈善的意义在于用爱心扶助生命的成长,用善行成就他人的梦想。服务之于慈善,是根本、是要义,更是慈善价值的彰显。改革开放40年来,每一位服务在一线并不断创新的慈善组织和慈善工作者,凭借内心的真诚与专业的服务,凭借爱心的笑脸和隐忍的坚持,让弱者感到温暖,让社区更加温情,让世界更加美好。
李晓林秘书长说:“无论是嗷嗷待哺的早产婴儿,还是徘徊在社会边缘的困境少年;无论是贫瘠崎岖的边远山区,还是黄沙蔽日的戈壁荒滩,都因为他们日复一日的默默付出和不懈坚持而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爱,践行着什么是善。比如:中华慈善总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中国友谊促进会、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爱德基金会、和众泽益志愿服务中心、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信托有限公司、香港赛马会等组织。他们让自身的价值在创新中熠熠生辉,他们让慈善的光芒在服务中悄然绽放。”
在“复兴与变革”主题演讲环节,年会邀请多位嘉宾分别从政策的变革、组织的变革、财富的责任、参与者的行动、媒体的见证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回顾。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慈善联合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功成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完善了慈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了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慈善法》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名介绍说,今后要以培育慈善组织的能力专有性为重心,加快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体制政策、人才培养体系及考核评估机制,推动慈善组织的能力建设。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卢德之提出,当前急需要培育与时代发展相匹配的财富观。“企业家应该拼命赚钱,拼命省钱,拼命为慈善事业花钱。对于企业家投身现代慈善事业,卢德之表示有两种做法值得提倡:建立家族基金会和慈善信托。和众泽益创始人、CEO王忠平介绍,我国的志愿服务经过1978-1993年的探索、1994-2007年的发展、2008-2015年的迸发,从2016年开始已经进入了国家战略发展阶段。《公益时报》社总编辑赵冠军表示,“中国公益事业发展迅猛,呈现出‘从小众走向大众’、‘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线下走到线上’、‘从国内走到国际’等趋势和特征。”
年会设立了“传承与创新”主题演讲环节。荣程集团副总裁兼执行董事、荣程普济基金会理事长张君婷代表青年慈善力量讲述了他们眼中的企业发展与慈善进步。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国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罗劲荣展示了家族慈善的强大活力,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及联席主席杨惠妍捐资设立了国强公益基金会,以专业的方式从事慈善工作,去年还提出确立扶贫为碧桂园集团双主业的要求。广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广州市慈善会常务副会长韦锦坚回顾了广州市创建“慈善之城”的探索与实践,呈现了一个“人人慈善为人人”的城市慈善发展样本。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汪跃云从社区慈善创新的角度重点介绍了“和园”的建设历程及运行特色。中慈联慈善信托委员会主任委员蔡概还介绍了《慈善法》实施以来慈善信托的发展情况及其重要价值。浙江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处副处长谭国庆介绍了地方在慈善政策方面的创新与实践。浙江敦和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越光讲述了西湖大学的创办历程,展示了基金会创办民办高校的创新之举。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强阐述了中国灾害治理与公益发展的关系。国务院参事、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志仁介绍了慈善力量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中国扶贫基金会国际发展部主任伍鹏分享了自己对中国公益组织走出去的思考与建议。
年会还邀请了十多家慈善组织的代表和专家学者在两个圆桌对话环节进行了专题研讨。第一场圆桌对话以“挑战与出路”为主题,由中国慈善联合会执行秘书长彭建梅主持,爱德基金会理事长丘仲辉,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内务室主任于建伟,中天爱心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费强,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深圳市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创始人陈行甲等一起探讨了慈善行业的核心价值以及如何构建良好的政社、社商关系。第二场圆桌对话以“趋势与机会”为主题,由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长吕全斌主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窦瑞刚,北京三一公益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劲,億方基金会秘书长李北伟,北京接力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高向梅,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刘佑平等共同探讨了下一阶段慈善事业的改革方向,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福清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中慈联作为慈善行业的联合性、枢纽型组织,下一步将从以下几点发力:一是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参与组织重大决策,激发组织内在活力。二是在脱贫攻坚上引导、支持更多的慈善资源和慈善组织参与精准脱贫。2019年,中慈联将面向罗霄山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发挥平台作用,建立协调机制,支持爱心企业和慈善组织开展扶贫项目。三是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做好民政部委托的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工作,在从业人员规范、慈善组织内部治理、项目管理等方面制订团体标准并适时申请上升为行业标准。四是继续开展更加实用,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让慈善人才、骨干成为内行、专家,带好队伍,以职业化、专业化促进组织健康发展。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孟志强,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杨澜;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张雁华,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电商扶贫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陶鸣等300余名嘉宾出席本届年会。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