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08-16
随着脱贫攻坚战顺利收官,我国的乡村振兴也进入了快车道。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对外联络委员会主任、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电商扶贫联盟主席、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林达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慈善家李晓林博士在接受南都采访时表示,在乡村振兴方面,下一步通过电商激发农村的“造血”功能,催动人才扎根农村,培育市场主体,创造就业创业渠道。
作为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电商扶贫联盟主席,李晓林长期与农村、农民打交道,他告诉南都,以《山海情》为代表的脱贫剧,“令人共情,催人奋进。”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度、广度、难度丝毫不亚于脱贫攻坚。”
谈及对乡村振兴的期待,李晓林表示,希望乡村振兴融合现代与传统,结合生产生活需求与情感诉求,“既能留住乡村的乡情味和烟火气,又能满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谈乡村振兴
深度、广度、难度丝毫不亚于脱贫攻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都:最近有部电视剧《山海情》火了,您看了吗?您常年从事助农脱贫的事业,在您看来,未来5年,乡村振兴还亟需解决哪些问题?
李晓林:宁夏西海固地区土地贫瘠, 史称“苦瘠甲天下”之地,曾经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但经过脱贫攻坚一“役”后,如今的西海固地区旧貌换新颜,摆脱贫困,走上乡村振兴和持续增收之路。《山海情》这部电视剧,讲述了社会各界协作助力当地脱贫致富的故事,感染了大家,令人共情,催人奋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深度、广度、难度,丝毫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我认为在“十四五”期间,各级党委、政府需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规划和措施,在政策、资金、资源、人才等方面向农业农村倾斜,既要抓“硬件”,抓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提升;又要抓“软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传承和塑造优良的乡村文化;还要抓“发展”,立足当地资源和群众主动能动性、创造性,引进社会力量,实现可持续循环。
南都: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发起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动员,您对其中哪些重要举措印象最深?
李晓林:我对其中几个举措印象比较深,比如对摆脱贫困的县设立5年过渡期、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和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等等。
因为我作为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电商扶贫联盟主席,长期与农村、农民打交道,这些都是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和心声。
南都:对于防止返贫您有什么建议?
李晓林:首先,我认为“5年过渡期”的设立非常务实、必要,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和“实事求是”优良传统的体现,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的需求,是脱贫地区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的基础。
关于防止返贫工作,国家已经提前做了部署规划,我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要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对易返贫群体进行跟踪服务,因人制宜、因地制宜,联合社会力量进行持续帮扶;有效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就业创业等工作,保障脱贫不稳定人群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南都:有人说乡村应是人们能给予乡愁的地方,您对乡村振兴有什么期待?
李晓林:对于乡村振兴,其实已经有三句话概括的很全面,即“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涉及到的具体内容方方面面。我个人的期待是,通过乡村振兴,让农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过上获得感多、幸福感高、安全感强的美好生活。
说到乡愁,我也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一定会尊重农民意愿、实事求是,融合现代与传统,结合生产生活需求与情感诉求,因地制宜,创新务实,既能留住乡村的乡情味和烟火气,又能满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南都:作为中国电商扶贫联盟主席,下一步电商可以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怎样的作用?
李晓林:我们在2018年8月联合发起中国电商扶贫联盟,其目标之一就是不断推动电商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新引擎、农产品流通的新平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动力和农村现代化的新渠道。一是通过电商赋能农村、农业和农民,进一步激发农村群众的“造血”功能,挖掘农村优质农特产品,打造区域明星品牌,促进农特产品产销对接,促进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二是通过电商催动人才扎根农村,带动一批有知识、有技术、有干劲的人才走向农村,培育市场主体,创造就业创业渠道,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三是通过电商优化城乡经济循环渠道,让农村群众更便捷地享受到优质的产品和消费服务,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
谈社会救助、公益慈善
给予互联网公益更大的空间和支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都:过去一段时间,一位B站UP主“墨茶”因为家中因病致贫,父母离异后无人照顾,自己病重去世的新闻受到很多讨论,您认为,对于这类人群,社会救助可以怎样发挥作用?
李晓林:关于社会救助工作,社会组织应广泛参与,汇聚力量。一是配合主管部门和政府,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增强临时救助制度可及性和时效性;二是可以发挥“救急难”作用,开拓募款渠道,帮助大病患者筹集治疗费用;三是可以发挥心理疏导作用,加大大病救助领域的公众普及,让更多的大病患者或家属,正确面对病情,配合社会救助;四是发挥社会组织灵活、快捷帮扶的作用,帮助大病患者对接优质、专业的医疗资源等。
南都:您作为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能否谈谈下一步我国慈善事业可以从哪些方面发展?
李晓林: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赋予了慈善事业更为重要的定位和使命。对此我也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建议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为主要内容,引导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参与慈善事业,奉献爱心,接续帮扶脱贫地区、低收入人群以及脱贫不稳定群体等,让慈善成为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二是建议推动慈善组织专业化、职业化、特色化发展,健全机制,培育一批应急救援、社会救助、产业帮扶、教育助学、卫生医疗等领域的中小慈善组织,特别是在救灾救援等协同响应机制方面要取得新突破,让慈善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服务者和贡献者。三是建议给予互联网公益更大的空间和支持,积极运用技术创新手段,加强服务和监管,推动形成“人人皆可慈善”社会氛围,提升国家慈善软实力,让慈善成为道德风尚和精神文明的引领者。
返 回